| 加入桌面| 手机版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动态 » 画界关注 » 正文

走进印度绘画 走进M.F.HUSAIN笔下的"印度文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8  浏览次数:877
核心提示:  M.F.Husain油画像 Yanko Tihov作  在展出徐冰的《桃花源》之后,伦敦的维多利亚馆又举办了另一位亚洲艺术家的作品展印度画

  M.F.Husain油画像 Yanko Tihov作

  在展出徐冰的《桃花源》之后,伦敦的维多利亚馆又举办了另一位亚洲艺术家的作品展——印度画家M.F.Husain(1915-2011)的屏风系列画:《印度文明》。

  坦白地说,对于这个和我们有着同样古老历史及文化的邻国印度,我的了解甚少。使劲搜索一下记忆,可以想起寺庙雕塑、阿旃陀壁画、诗人泰戈尔、电影《流浪者》,以及据说影片年产量超过好莱坞的“宝来坞”;我在旧书店买到过一本《大莫高尔王朝的绘画》,介绍的是16-17世纪印度的类似波斯风格的细密画。如果再加上听说当今领先世界的印度IT产业,大概就是我对“印度文明”了解的全部了.

  古代印度雕塑与壁画

  莫高尔王朝细密画、徐悲鸿画的泰戈尔像

  十年前,为了画《郑和下西洋》中“郑和到达印度”这幅插图,不得不钻进伯乐山市图书馆花了好多天时间查找资料,现学现卖。这次有机会在伦敦参观Husain的展览,弥补了一丁点我对印度现代绘画了解的空白。

  从Husain的出生年龄段来看,他相当于中国董希文、艾中信、罗工柳这一代人。Husain出身在旁遮普,在孟买艺术学校毕业后,开始以画电影广告为生。他喜欢自由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彩,以当时欧洲艺术流派、尤其是类似立体派的风格来表现印度的主题内容。

  这次展出的《印度文明》屏风组画,是画家应Usha Mittal 夫人的委托在2008年开始创作的,那时他已是93岁的高龄了。

  这套组画由八组三联屏组成,每组三联屏各表达一个不同的主题,八组合在一起,构成他个人对印度文明的理解和视觉形象。画家称它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画中宗教象征性图像和历史人物事件交织在一起,并融进了画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共同构成了一个气魄雄伟壮阔的画卷。

  他原来曾设想了一个24组96块屏的总计划,终因年事已高未能如愿,他一直握笔在画布前坚持工作,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 书画动态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书画动态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合作代理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2012-2013 中华书画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4106173号  版权所有:中华书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