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手机版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动态 » 艺术视点 » 正文

冯骥才:民间工艺不能盲目借鉴,更不能把“手艺”丢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04  浏览次数:905
核心提示:  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11日在此间表示,民间工艺不能盲目借鉴,更不能把手艺丢掉,丧失自己的唯一性。 

  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11日在此间表示,民间工艺不能盲目借鉴,更不能把“手艺”丢掉,丧失自己的唯一性。

  冯骥才在11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表示,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拓,新的制作方法、新的材质、新的工艺层出不穷,使得我国的民间艺术品种类越来越丰富。

  但在这种市场化的过程中,冯骥才也有两点担心。“一是市场放开后,各类民间艺术品的传承人过于盲目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互学’过程中,自己一些本来非常有地方和地域特色的东西就给丢失了。”

  冯骥才举例说,比如,做布老虎,市场上有很多布老虎绣得很漂亮,有的甚至披金戴银,如果借鉴过来,把自己的布老虎做的很华丽、很漂亮,可能会很好卖,但却丧失了布老虎原来的乡土、浑朴的风格。

  “另外一个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手工的东西用机器来代替。比如牙雕、玉雕、石刻等,一旦用机器代替,很快就能生产出来,批量赚钱,但手工的东西没了,内涵也就没有了。”冯骥才强调说,手工的东西有两个特点,一是自然,生动,二是没有一样的,具有唯一性。

  “民间工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手工性。这一点千万不能丢弃。”冯骥才说。

 
 
[ 书画动态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书画动态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合作代理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2012-2013 中华书画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4106173号  版权所有:中华书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