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手机版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胡小石目录总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4  浏览次数:494
核心提示: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原籍浙江嘉兴,但生长在南京。1
   
f004.jpg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原籍浙江嘉兴,但生长在南京。1909年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农博科。历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49年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

  

胡小石.jpg

 

  胡小石属于学院派的书法家,因为他差不多一生都在高等学府做教授,知识渊博,手眼俱高。书法初学颜真卿,但写得板滞。经老师李瑞清指点,很快改学北碑,从《郑文公碑》及《张黑女墓志》,临习最久。又写《流沙坠简》,得汉代八分、章草及行草书真相,品格高古,不同时俗。此后广收博取,历代大家都有涉猎,尤其对米南宫“刷字”的痛快十分神往。胡小石不习唐人书,以为其时大家结体虽佳,也只是齐整而已,不若前代书法之大气并富有天趣。这或者与康有为的某些说法相似,但胡小石也不是卑唐论者。

  总的来说,胡小石成熟期书法的最大特点是,用笔以碑体的方笔为主,沉著、厚实、老硬,但又加进了米南宫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迈之气。结体布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宫紧收,但主笔画能放则放,神纵、荡漾,颇得小王与黄山谷书的神趣。这实际又是吸取了帖的优势,使他的碑体书法没有死板呆滞之嫌。

 
 
[ 书画动态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书画动态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合作代理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2012-2013 中华书画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4106173号  版权所有:中华书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