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手机版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大师 » 走近名家 » 正文

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张良勋书法佳作欣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15  浏览次数:974
核心提示:  张良勋近照  张良勋艺术简历  张良勋,字伯耀,号若水,1941年生于安徽宿州,1965年从事新闻工作,且从事美术创作和书籍
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张良勋书法佳作欣赏

  张良勋近照

  张良勋艺术简历

  张良勋,字伯耀,号若水,1941年生于安徽宿州,1965年从事新闻工作,且从事美术创作和书籍插图等。版画《丰收时节》、《乡村姐妹》,活力生趣,盎然相高,同时参加“国庆十五周年全国美术展”,并远赴亚洲、非洲、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获奖。

  1979年,草书作品在上海“全国职工书法竞赛”上,获三等奖;1980年,行书作品在沈阳选入“全国第一届书法展”;同年,行书条幅在“纪念中日友好条约缔结十周年——中国明清、现代书法赴日巡展”上,广受好评,“具有明代文徵明典雅蕴藉之气格”(日本书评家远藤光一);1988年当选为省书协副主席;2001年,继赖少其、李百忍之后,当选为第三届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其作品古趣生辉,清烟丽华,多为《书法》、《中国书法》、《荣宝斋》、《收藏》、《艺术在线》、《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文化报》、《扬子晚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等媒体报道。并为海内外人士所欢迎,被中外多家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高校等文化、学术机构和藏界所收藏,以及被一些名胜处刻碑。先生在繁忙之余,还多次被特邀为全国书法展、赛的评委。

  荣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第三届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江淮诗书画研究院院长。

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张良勋书法佳作欣赏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张良勋书法佳作欣赏

  守独悟同别微见显

  辞高居下置易就难

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张良勋书法佳作欣赏

  沁园春 长沙

  张良勋:唯“本真”二字

  卓克:四月中旬您在马鞍山的“本相”书法巡回展非常轰动,请问为何将展览命名为“本相”呢?

  张良勋:俗话说“涉世容易,本色难”,进入社会你想完全做到本色是很难的,但是人还是要力求呈现真实,特别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应该要有很真实的一面,体现在对人的诚实、忠诚。“本相”二字其实就是我的人生态度。我追求本真,人想要在社会长久的立足,本真是很重要的,否则早晚可能跌倒。虽然有时我也会说假话,故作些姿态,但一定不失于本真,在根本的问题上,在对待艺术上,对待朋友上,对待家庭上,保持一种真诚的态度,或者说保持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卓克:当下艺术市场如火如荼,艺术家多了很多机会,放佛也失去了很多本真。

  张良勋:当今的书画、杂志、展览会80%都是摆布与造作。就书法来说,一个字笔划本来写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了,而他们非把笔画拉的特别长,这样写难道不难看吗?他们说不是,说这样是为了和别人不一样。就为了所谓的搏出位,为了与众不同,完全不考虑用笔的有机性。比如体操、舞蹈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符合人体的有机性的,都是本真的体现,我们的艺术创作也是如此,有了有机性、思想性、文明性才能展现艺术的本真,才能呈现艺术的生命力。

  卓克:您对待艺术本真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作为非常成功的书法家,您怎么看待书法的艺术性呢?

  张良勋:艺术就是各种丰富变化的综合,但这种丰富的变化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秩序的变化,丰富中有节凑、有韵味就有了艺术性,没有这种丰富的变化就是单调,艺术就是用最简单的元素搭配,产生丰富的变化的形式,这种形式能够对人的心灵感官产生影响,就是我对艺术的理解。

  卓克:您一直醉心于书法创作,书法对您的人生有哪些影响?

  张良勋:书法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启迪人生的道理,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章这样说过,书法能“开拓成年人思想,裨益老年人身心”,书法中有很多的辩证法在里面,比如快慢急缓,干湿浓淡,方圆曲直……,生活中也是如此,辩证地看待问题尤为重要。

  卓克:除了书法创作,您生活中的还有哪些爱好?

  张良勋:我的生活是很单调的,不会下棋,不会打麻将,是什么原因,因为这些东西太费时间。我喜欢养猫养狗,因为它们最真实可爱,自然不娇柔造作。最近的《中国好歌曲》我也在关注,因为他们写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感受使我看到了真实。一些好的电视剧我也会看,像《一仆二主》因为生活就是如此。要说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那还是临帖。

  卓克:您一直坚持临帖?

  张良勋:临帖要从学习写字一直临到老,不断地从临帖中汲取营养,不经常临帖写字就会固化,没有生动的东西;临帖能够打破一些固化的东西和习惯性的东西。所以古人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到今天为止,我的确心有体会,临帖的乐趣犹如和古人促膝而谈的感觉,心中揣摩着古人的心境,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拍品名称

估价

成交价

拍卖公司

拍卖日期

行书“毛泽东句” 镜心

RMB 10,000-20,000

RMB 43,700

荣宝斋(上海)

2013-12-23

书法

无底价

RMB 33,600

河南汇丰

2012-08-11

鸡鸣一声 镜心

RMB 28,000-30,000

RMB 32,200

凤凰拍卖

2013-07-20

董必武 黄山诗 镜心

RMB 20,000-30,000

RMB 27,600

南京经典

2013-07-28

书法 镜片

RMB 20,000-20,000

RMB 27,500

河南天龙

2013-06-27

2009年作 六言联 纸片

RMB 20,000-30,000

RMB 24,860

沧海拍卖

2013-06-07

行书 镜心

无底价

RMB 22,400

未来四方

2013-06-08

书法 立轴

RMB 15,000-20,000

RMB 17,250

凤凰拍卖

2012-12-16

书法 软片

RMB 8,000-8,000

RMB 16,500

河南天龙

2013-06-27

巨灵长亘 镜心

RMB 12,000-15,000

RMB 13,800

凤凰拍卖

2013-07-20

  张良勋个人拍卖纪录TOP10

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张良勋书法佳作欣赏

  卷珠帘

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张良勋书法佳作欣赏

  南乡子·宿州上元 草书

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张良勋书法佳作欣赏

  无 极

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张良勋书法佳作欣赏

  爱莲说

  广采博纳铸新风

  ——谈张良勋先生书法的特点

  文/钱念孙

  80年代初,父亲的一位朋友曾送给他一些省内书画家的书画作品,其中有萧龙士、张恺帆、葛介屏、张建中、郑伊农、黄叶村、朱白亭、刘子善等人的作品,也有一幅张良勋的书法条幅。大概觉得张良勋先生当时还年轻,名气不够大,朋友在向父亲展示作品时特地介绍说:张良勋是《安徽日报》的美术编辑,刚四十多岁,但在圈内已经较有影响。他的草书1979年在上海举办的全国职工书法竞赛中获奖。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法展”在沈阳举办,他的行书条幅被选中参展。日本评论家远藤光一说其作品“具有明代文征明典雅蕴籍的气格”等等……。听着朋友的热情介绍,父亲笑道:“你不用再夸奖了,他的字确实不错,得“二王”之法,有山谷之韵,铁画银钩,飞扬灵动,很让人喜欢。”

  当时我大学毕业已四五年,已在社会科学研究单位工作,但父亲总认为我们从“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文化太浅”、“修养太差”,各方面都需要好好补课。那天他的朋友来谈书画,恰巧我也在家,父亲认为是学习的好机会,就让我帮着铺展字画,并命认真观摩听讲,说客人走后要让我说说每幅作品的好坏及道理。因有这一小段经历,虽然那时无缘拜识良勋先生,可他的书法却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良勋先生从70年代后期走上书坛以来,书风明显经历了三次变化。他前期的书法(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以“二王”为根基,以黄庭坚的《诸上座帖》为主要取法对象,笔画圆劲,恣意纵横,书风瘦硬峭拔;中期书法(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得汉隶章草笔意,以“郁郁芊芊”的苏字为主要取法对象,水流花发,雨歇云行,书风以肉丰骨劲见长;近期书法(90年代末至今)则广涉各体,兼融多家,孜孜以求于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面貌的书体和书风,表现出努力成为一个大书家的追求和神采。

  作为一位成熟的书法家,良勋先生兼善各体,篆、隶、魏、行、草都驾轻就熟,手到擒来。他的篆书远取“二李”(李斯、李阳冰),近法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结体严谨而有新变,笔画苍老而不乏率真之气。隶书得汉碑之精髓,又用心揣摩邓石如、葛介屏,笔势舒展,古韵盎然。魏书宗法《郑文公》、《张猛龙》诸碑,又深得赵之谦之趣,于沉雄朴茂之中透露出潇洒飘逸,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美感。良勋先生写得最好、最富有自己面貌的当为行草书。他在充分吸收古今书家长处的基础上,反复比较分析,辛勤探索尝试,终于推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具有鲜明“张记”烙印的行草书法。

  这种“张记”行草书的主要特点是:统摄苏、黄、米、文征明、祝枝山诸家之长,又自出机杼以彰显自己面目,其结字紧峭与潇洒互见,用笔中锋与侧锋并施,既丰腴劲健又轻灵飘逸,于恣意挥洒中表现出质朴自然、从容超迈的审美情趣。良勋先生十分注重传统,强调学书必须重法度、入精微,因此他四十余年来临碑读帖不辍。他的行草书作品呈露出明显的“张记风范”,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是在侵淫传统后又融入当代意识的“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的匠心独造。这与那些脱离书法传统的所谓创新有着根本的区别:如果说脱离传统的所谓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那么良勋先生的行草书创作则充盈着中国书法传统的源头活水,表现出根深叶茂的风采。

  与许多书家相比,良勋先生的书法可谓路子宽、变化大。路子宽,是指他各种书体皆善,并且横批、对联、条幅、大字、小字都能写。变化大,是指他的书风总是在不断变化,不仅不同时期的书风有明显差异,就是同一时期写出的同一书体的作品,往往也各有自己的面貌。这一方面与他有着深厚的书法基本功,稔熟各种书体及每种书体的多种写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不断探索追求,期望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书风紧密相联。当然,良勋先生的书法变中也有不变,不变的是他始终推崇的“真率”的创作原则,变的是风格表现、取法对象以及结体、用笔、用墨、章法等。作为勤于探索的书法家,良勋先生的未来还会变,在变化中发展提高,在变化中攀登更高的艺术巅峰。

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张良勋书法佳作欣赏

  肝肠熙若春风

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张良勋书法佳作欣赏

  大 观

 
 
[ 书画大师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书画大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合作代理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2012-2013 中华书画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4106173号  版权所有:中华书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