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四”、张勋复辟的个人记忆
杨绛是“五四”运动亲历者中难得的健在者。“现在想来,五四运动时身在现场的,如今只有我一人了。”与民国同年的杨绛“五四”运动发生时已是辟才胡同女师大附属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记忆是上学途中见马路上很多“身穿竹布长衫、胸前右侧别一个条子的学生”跑来跑去,“不知在忙什么要紧事”。此外就是放学途中包车被大学生赶到泥土路上去的记忆,杨绛记得“学生都举着小旗子,喊着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抵制日货!(坚持到底)’‘劳工神圣!’‘恋爱自由!’”,杨绛说自己那时不识恋字,还读成了“变”。
张勋复辟对杨绛而言,则是六岁的自己和家人及三姑妈杨荫榆一起在外国人家中避乱的情景。杨绛记得,从外国人家里偷偷跑出来,张勋的部队在街上开枪时,杨绛和她的三姊及佣人的孩子阿袁正哈着腰躲流弹。
只要身体健康就要继续写
除了对母亲读新小说、三姊姊对自己“老病死”的启蒙等温暖回忆外,杨绛还提及自己孩童时最早的记忆,是对“太先生”———著名历史学家孟森的记忆。杨绛说自己现在睡前常翻旧书,翻看孟森著作的《明清史论著集刊》时,看书上面钱锺书圈点打“√”的地方,都折着角,折角处细读忽然想起这部论著的作者孟森,正是自己小时候曾行鞠躬礼,称“太先生”的那位。杨绛惋惜“可是我无法告诉锺书了,他已经去世了。”
今年七月八卷本《杨绛文集》出版时,杨绛曾表示,文集的出版并不意味着创作的终止,只要身体健康,还将继续写一些回忆性的散文。(记者 李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