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手机版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大师 » 书法学堂 » 正文

葛鸿桢临吴门书派经典之九·祝允明行草《九愍九首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26  浏览次数:1016
核心提示:  祝允明之所以能引领吴门书派崛起,使吴门书法影响超越二沈,不仅仅因为他能像吴门书派的先导者徐有贞、沈周、李应桢、王鏊、

  祝允明之所以能引领吴门书派崛起,使吴门书法影响超越二沈,不仅仅因为他能像吴门书派的先导者徐有贞、沈周、李应桢、王鏊、吴宽等人那样学习宋人书法,而且还看到了偏师宋人的缺陷和不足,他深知“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的哲理,强调在扩大师法范围的同时,也不忘“沿晋游唐,守而勿失”,坚持以晋唐传统为根基。在晋唐之上,他还一路追溯至汉魏的张芝、钟繇、索靖等大家身上,师法范围大大的拓展。在广采博收的前提下,日常书写中能信手拈来,多种技法合于一体,形成不同的面目。

  祝允明的狂草作品最为世人激赏,尝有“惊天地、泣鬼神”之谓,但宜看而不宜临。他行草中的精品则遒劲绝伦,或许正因为不适合临摹,文徵明私家集刻的《停云馆帖》中将祝允明行草《古诗十九首》收录其中,而未刻其狂草。可惜现仅能见其拓本,而难觅原迹。

  《九愍九首卷》为祝允明行草精品之一,我在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祝允明卷》时将其收录其中,并整卷刊载,可作为很好的临习范本。

  临习要点:

  1、此帖笔法要求极精,宜选择“尖、圆、健、齐”的好笔来临写。

  2、此帖笔力遒劲而灵动,非具一定行书功力者不宜临写。临写时,要注意虚实,主次分明,勿过分牵丝萦带,着重注意笔画形态、笔势与行气。

 
 
[ 书画大师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书画大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合作代理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2012-2013 中华书画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4106173号  版权所有:中华书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