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手机版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动态 » 法律法规 » 正文

树脂做模具沙土充分量:“古董”是这样炼成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27  浏览次数:691
核心提示:  中空的装饰品灌进沙土充分量,外面沾上点泥沙,就拿去充当工地施工挖出的古董卖。9月22日,新华分局刑警一中队成功破获一伪
   中空的装饰品灌进沙土充分量,外面沾上点泥沙,就拿去充当工地施工挖出的“古董”卖。9月22日,新华分局刑警一中队成功破获一伪造古董改销一条龙诈骗团伙,抓获团伙成员9名,据悉,该团伙曾在北京、银川、包头、唐山、秦皇岛等地交叉结伙作案数起。

  ■事件

  神秘编织袋牵出诈骗团伙

  9月20日,刑警一中队队长带领民警及联防队员巡逻至北站某旅馆时,发现一伙人背着很大的编织袋进进出出,看起来东西特别沉,而且行动诡秘。

  刑警一中队队长命令不要打草惊蛇,民警秘密与该旅店服务员交流,得知这伙人大概有八九人,有男有女,全是安徽人。他们是17日、19日分别住入该旅馆的,平时很早起床,下午三四时左右就返回旅店,大门紧闭,谁也不知道他们在里面干什么,平时他们之间对话用的是安徽方言,也听不懂。这伙人每天吃饭都在外面吃,服务员一开始要给他们打扫卫生,他们也不让,说可以自己打扫。

  据服务员介绍,在有一次给他们送水时,发现这伙人在屋里加工类似工艺品的东西,有装饰品,还有一些很旧很脏的东西,不知道是在做什么。民警开始秘密监视这伙人,经过两天的跟踪、蹲守,9月22日下午14时,刑警一中队民警全体出动,按照事先制定的抓捕计划将9人全部抓获。

  原来,这是一个伪造古董改销一条龙的诈骗团伙。该团伙有成员9名,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只有24岁。他们以树脂加工装饰品,经过精心“加工”、伪造成古董出售,曾在北京、银川、包头、唐山、秦皇岛等地交叉结伙作案数起。民警还在该团伙居住地收缴十二属相(一种装饰品,上刻有十二生肖图案)半成品42个、成品4个,成品花瓶14个,石碗18个,石板10个,石枕头2个,以及加工用的树脂材料等大量物品。

  ■揭秘

  “古董”是这样炼成的

  9月23日上午,记者在新华分局刑警一中队看到了这伙人偷偷摸摸加工的物品,其中有已完工和半成品“古董”,还有加工“古董”用的树脂胶等加工材料。记者看到,所有成品表面都粗糙不堪,沾满了泥沙,看起来确实很像刚“出土”的样子。加工后的“古董碗”,拿起来对着灯光隐约看以看出是透明的,极其逼真。那么,这些古董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

  □“加工”:沙土滚几圈就成“出土文物”

  据团伙头目田某介绍,这些半成品都是他们从河南南阳进口的,重量极轻,只有加工后才能当“古董”卖出。以十二属相为例,半成品是中空的,底座处有一个方形小孔,用沙子、石子将其内部塞满后,用一个橡胶小垫子将小孔封上,再用石膏粉把小孔与小垫子磨合好,这样第一步就完成了。接着再将其放到沙子、泥土堆里,滚上几圈,再进行修补,这样一个十二属相古董就做好了。未加工的十二属相拿起后最多半公斤,加工完后至少有七八公斤重。

  民警介绍,该团伙一般是一起加工一起卖。据团伙头目交代,他们只加工十二属相,因为从河南南阳进口的成品十二属相成本较高,其他的石碗、石板等都是直接进成品直接卖。

  □“销售”:卖“古董”得穿“工作服”

  据办案民警刘警官介绍,该团伙主要销售“古董”的地方是早市或者集市。在卖“古董”时,所有人都要穿上“工作服”——建筑工人的衣服,戴上黄色安全帽。他们假称所卖物品是从工地刚刚挖出来的“宝贝”。田某负责发号施令,这些人基本上一起外出,在火车站分手,奔赴不同的集市,卖完后自行返回旅馆。

  □“价格”:要多高价看买主情况定

  刘警官在秘密侦查时发现,“古董”卖出的价钱不一样,成品的十二属相最低七八十元就能卖出,高的可达几百元。据团伙成员交代,他们价钱是看买主来定的,看着买主不懂装懂,而且很有钱的样子的时候就会高价讨要,如果看着没钱人的样子就贱价卖出。有必要时,可以让自己人来当托,说这件古董有多么多么好,进价10元钱的东西就可以卖到几百元。几日内,他们在铜冶、白佛汽车站等地出售“古董”,短短3天时间就加工出售“古董”13件。

  ■提醒

  购买古董不可一时冲动

  新华分局刑警一中队民警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贪图小便宜,买古董等物品一定要到专门的古玩市场,或者古玩商城去购买,多多咨询专业人士再决定,不能一时冲动,以为捡了大便宜,却反而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 书画动态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书画动态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合作代理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2012-2013 中华书画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4106173号  版权所有:中华书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