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沈鹏、吴善璋、魏哲、李刚田、薛夫彬、刘恒等中国著名书法大师。
徐忠华的书法,崇尚传统,颇具晋唐之风,擅长行、楷。
行书师出二王,同时汲取了苏轼、赵孟 、文征明等书法的特色,清秀俊美、端庄大方,雅俗共赏;
楷书功底深厚,
青少年时临习颜、柳、欧,赵四大楷体,基础扎实。
近些年来,徐忠华在中国书法的领域里博采众长,主攻魏碑,研究学习二爨、张猛龙碑、造像等,
尤其擅长黑女碑。
二00二年,徐忠华创作的魏体书法《范仲淹--岳阳楼记》,入展全国第3届正书大展,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收藏。
徐忠华擅长小楷,融晋代王羲之、唐代钟绍京和魏碑书风于一体,颇有自家特色。
二00四年,徐忠华创作的小楷书法《曹植--洛神赋》入围全国第八届书法大展,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收徐忠华平日里创作更多的是行草书作品,
多次在省内省际荣获等级奖。
徐忠华崇尚的是“虚、静、平、和”,实践的是“厚积薄发”。
生长在农村的他,从小酷爱书法,孩童时,还未上学就喜欢拿着瓦片、树枝在地上对着墙上的大幅标语照着写,
读小学时就开始写春联,
几十年来胸怀一份对中国书法的执着和热爱,孜孜不倦地在书法的田地里耕耘,
在书法的海洋中吸取。
徐忠华平日里学习书法,大部分时间用来研习古代碑贴,把“师古”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要义”,不急于求成,
每创作一幅作品都要潜心研究一番,力求完美,几十年如一日,现在已是硕果累累的季节。
徐忠华认为,艺术源于生活,应服务于生活。
和徐忠华谈起中国书法的话题,一定是特别兴奋、特别陶醉、特别享受、特别幸福的。
经常有人向徐忠华求字,徐忠华都能乐意地、而且是特别认真地为人书写。
城里的标志性建筑、乡村的古戏台、乐中的“体艺馆”、家居门楼的匾额、办公室里、厅堂,书房里都有徐忠华的墨宝。
徐忠华常说,写字给人家就要对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只有自己认为最好的最满意的书法作品才会出手送给别人。
徐忠华认为,艺术表现的是阳春白雪,目的是为实践服务,为生活服务,为大众服务,让艺术走进百姓之家,
这才是艺术追求的实质所在。
只有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才是最有价值的真正艺术。
徐忠华认为,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学习书法不仅能够修身养性,还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
同样,书法不仅是个人书写技巧的展示,同时还可以展示书者的个人风貌,展示一个时代的精神。
不同的人可以创作出不同的书法作品,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书法风格。
徐忠华常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书法是宁静的舞蹈,书法精神来源于大自然,书法创作源于创作者对大自然认识,
书法技巧到了一定的境界,书法创作就取决于书者的字外功夫。
比如,对文学、艺术等各类自然和社会方面的认知。
在潜心研习的同时,徐忠华还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特长,同样乐于书法的教育和普及。
2006年6月6日开办“忠华书法学堂”,并与“三人画室”合作,利用工作之余,培养我市青少年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
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几年来,徐忠华培养的中小学生在全国书法比赛中屡获金奖、银奖。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学”。
这是徐忠华对中国书法的认识和理解,徐忠华还在书法的田地里默默耕耘着,对书法的眷恋永不腿色,
相信徐忠华在中国书法这条幸福康庄的大道上会越走越好。
祝愿徐忠华在中国书法的最高殿堂有所作为,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出更大贡献。

书法作品四条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