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手机版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大师 » 艺术教育 » 正文

儿童美术教育不要走过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28  浏览次数:894
核心提示:   又逢六一儿童节。每年这个时候,各大美术馆都会推出各种美术展览、公共教育活动,给孩子们提供接受艺术熏陶的好去处。今
        又逢“六一”儿童节。每年这个时候,各大美术馆都会推出各种美术展览、公共教育活动,给孩子们提供接受艺术熏陶的好去处。今年也不例外,如湖北美术馆推出了“玩美主义·儿童工坊活动——乐陶陶”,上海龙美术馆献上了“图解的文学”连环画展,天津美术馆策划了“‘多彩坦桑·缤纷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深圳美术馆、内蒙古包头美术馆等也推出了儿童书画展。

  美术馆汇集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开展儿童美术教育的最佳场所,目前国内的一些美术馆在这方面也做得有声有色。不过令人深思的是,大多数美术馆平日并没有专门针对孩子举办美术教育活动,只有在儿童节期间,才会应景一下,没有持续性和系统性。

  儿童美术教育日渐被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北上广等大城市,很多家长让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书法和绘画。美术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有助于孩子形成活泼健康的人格。但是应当看到,中国的儿童美术教育有一点走偏了,不少家长带着明确的目的让孩子学书画,将来若文化课学不好可以学艺术,甚至受时风影响,希望孩子长大后以书画技能成名成家,挣大钱,出人头地。这种想法忽视美术教育对孩子一生成长的潜移默化,实在是一种短视的、功利的眼光。

  国内美术馆应尽快建立、完善固定陈列,以美术史的视角展现最好的美术作品,吸引孩子们走进美术馆,自然而然培养起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然而,在利益至上的社会氛围中,不少美术馆或受限于经费紧张,或缺乏前瞻思考,陈列展迟迟不见推进,甚至不愿意举办出力不见钱的公共教育活动。当儿童美术教育不再是走过场之时,全民艺术素质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本周,“钱钟书书信拍卖事件”持续发酵,涉事拍卖行保持沉默,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怒发声明:如果进行拍卖,她将亲赴法庭维权。中国拍卖协会声援杨先生,表示会从中调解,希望拍卖方“秉持杨绛先生一贯遵守的‘对文化的信仰’和‘对人性的信赖’精神,使问题尽早妥善解决”。国家版权局也公开表态称,钱钟书私人书信被拍卖的行为可能违法。在这一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人性”与“金钱”的博弈,杨绛先生对“人性的信赖”极有可能被某些个人和机构“金钱至上”的行为所颠覆,而拍卖书信者和拍卖行即便遂其所愿,除了得到钱,还能得到什么?作为旁观者,笔者更希望这只是一次炒作行为,拍卖行借此给自己做了一个广告。

  如果您有心了解拍卖行的内幕,那么吴树撰写的《谁在拍卖中国》一书值得一看,作者说“钱和良心只能选择一样”,拍卖业真有点不顾良心只顾钱了。什么还不能拍卖?什么都要被拍卖吗?这次事件让人们思考。

 
 
[ 书画大师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书画大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合作代理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2012-2013 中华书画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4106173号  版权所有:中华书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