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手机版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大师 » 走近名家 » 正文

国画名家傅益瑶结缘青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04  浏览次数:800
核心提示:  水墨青瓷傅益瑶绘瓷、夏侯文青瓷艺术联展 将于1月16日至21日,在上海市南京东路422号朵云轩4楼的朵云艺术馆举行。一位是著

  “水墨青瓷——傅益瑶绘瓷、夏侯文青瓷艺术联展” 将于1月16日至21日,在上海市南京东路422号朵云轩4楼的朵云艺术馆举行。一位是著名旅日水墨画家、国画大师傅抱石之女;一位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代表性传承人,两位名家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扬子晚报记者昨日专访了傅益瑶女士。

  画瓷是江西人的心结

  谈及“瓷缘”, 傅益瑶坦言“这是江西人的心结,几乎有与生俱来的对瓷器的亲近感”。其父傅抱石先生的艺术生涯,是幼时在瓷器店学徒耳濡目染瓷器上的各种图画开始的,傅益瑶绘瓷,也可算是一种艺术上的宿命承继。

  虽然在多年的旅日生涯中,她也试着画过一些瓷器,但真正开始投入地与瓷器亲近,则是数年前回国办展,先后遇到景德镇青花瓷的代表人物黄云鹏、龙泉青瓷传承人夏侯文。夏侯文终身致力于青瓷的设计与创作,作品线条简练,优雅大气,造型巧妙,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审美气息。据了解,这次两位大师联展,共展出瓷器120件,夏侯文及其两位儿子展出70件,傅益瑶展出50件。其中,《刻花金钟》是两位名家合作的佳作之一,色泽雅淡,晶莹折光,令人吟赏不尽……

  画瓷有“独门秘籍”

  在不断的摸索中,傅益瑶渐渐在泥土和火的艺术结晶中,融进了自己的智慧。

  一是青花瓷创作,用青花钴料作画,器型多样,有菱花边盘、梅瓶、双耳扁瓶、灯笼瓶、笔海等,山水、人物、花鸟,题材广泛,线条灵动,散锋皴擦,点染勾勒,具有笔墨淋漓、满器云烟的磅礴气势,又有纤毫入目、须发毕现的细腻生动。二是青瓷绘画创作,以茶色颜料作画,一改青花瓷用笔,用没骨法描绘人物故事,在叙事场景中突出不同人物的动感而不是细腻勾勒具像细节,从而在梅子青或粉青的底色上,显现出恢宏的构图气象和整体场面的生动性,不论《梅子青小杯》上的各种人物,还是扁肚瓶上的《丽人行》、《竹林七贤》等,创造出带有强烈个性特征的艺术气象。

  还有一段瓷外之话是,傅益瑶刚刚承接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项目:画中国非遗项目——端午,已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立项,目前草稿已通过,这将是中国第一个描绘此题材的画家。在这个8米长卷中,傅益瑶将以类似章回小说的手法,将与端午有关的历史场面融到一张画中。

 
 
[ 书画大师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书画大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合作代理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2012-2013 中华书画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4106173号  版权所有:中华书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