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笔就是毛笔笔力的运行,笔力是书法艺术的核心。作品正是书者用法把锋毫的弹力组织起来运行完成的。而她的运行线路是有痕迹的,就是这痕迹受观者欣赏,书者重视。如观赏篮球,足球飞来飞去进网得分的过程一样。我说:笔力是个球。其运行过程是欣赏的焦点,运球不丢,克服阻力进网得分,让人欣赏到技术,战术的高明。运笔也好,运球也罢,值得欣赏的是高难技术,高明战术的精彩丰富的演化。射箭准确性虽强,但其运行过程简单而减弱了观赏性。
书法因笔软而奇妙生,虽难控制,但其运行的墨迹,提按生变化,缓急也变化,再加上线路变化,真是变化多端,故增强了技术性。
控制球就要熟悉球性,把握笔就要熟悉笔性。通过观察体会,大家都会发现,毛笔折锋在锋长的2/1处以上时,行笔很容易散锋,分叉弹性恢复减弱。而笔尖部位就凝聚力强,弹性好。所以选择下3/1区域提按变化,弹力好恢复,凝聚力不易散。和人一样,每天工作时间必须在八小时以下,工作紧张要求时间更少,否则精力体力难恢复,久之生病,还会降低效率或造成意外。了解笔性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就是德道。我认为书法中,笔行也是德行,学书悟道才是真谛。
在书法学习中发现,往往是丢了笔触,才失了笔力。笔触就是书写时笔与纸接触的感觉,是折锋时要有体会笔力,运行中体会阻力。运笔如趟水,眼前有目标,脚下有感觉才能行进。
人体触觉最敏感的是手指肚。五个手指肚执笔最敏感,很容易做到指实,掌虚,腕平。以减少弱如叶摆的指动力,增强肘腕动力。写字时,手指触觉与大脑相通的,身体的力也是传到手指,仅此作用已很重要了。应该把提按的活分给手腕,运行的活分给肩肘。肩肘腕要积极承担工作,胯腰要主动配合,必要的时候腿脚也要上。人写字要全身心投入,身心合一进行。要体松心静,一动无不动。要有全局观念,整体意识,集体主义精神。
国粹书法,博大精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法理无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