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艺术市场的迸发与佛教文明的盛行,一起促进了佛教艺术保藏的热潮。在这资本汹涌无常与物质尘嚣日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心里的安静,越来越多的人寄予于佛教文明。佛教艺术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一些收藏家的视界。
德雨全国润,尘嚣心中离——越是古老的,越是时髦的。遥看庙堂青灯古卷,把心中崇奉请回家,心境劝慰与艺术保藏是能够兼得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传世遗留下来的佛像来探寻明代永宣时期那繁缛高绝的佛教艺术,也领略一下佛像艺术品在当今拍卖市场刮起的收藏风暴。
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鎏金佛像明代造像带款的目前只见“大明永乐年制”和“大明宣德年制”和“大明宣徳”三种,款识规正,字体秀美。传世的永宣鎏金铜像造型优美,金色充足,尺寸多在二三十厘米左右。明永乐、宣德时期的佛像风格比较接近,但又略有细微差异。面相,宣德佛、菩萨面相都丰满端正,宽额,脸型呈方圆,五官位置匀称,眼睑略俯视,表情静穆柔和,略含笑意。而永乐的佛像似乎更秀美,表情更含蓄,高鼻薄唇,略蕴柔媚之态。永宣的佛像不似西藏本地造像那样过多强调印度味道的高鼻深目的五官起伏,基本上呈汉族的脸相,又揉入了西藏和尼泊尔的韵味。其次是佛身,永宣的造像特别是菩萨像,腰部细瘦,腰部以上呈扇形,上半身偏瘦长,菩萨袒上身,小腹部紧收,脐窝深陷,富有弹性,整体动态呈S形,极富人体之美。四肢制作也极秀美,尤其是手脚的刻画非常灵活纤细,写实性很强。其造型之精美,工艺之高超,纹饰之秀丽,均达到历代的最高水平。
20世纪80时代,鎏金铜佛像引起了世界拍卖市场的关注,近几年,也受到了国内藏家的大力追捧。此前,苏富比、佳士得两大拍卖公司均有佛像拍品出现。2004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等拍卖公司分别举办了佛像专场拍卖,成交价钱令人注目。不管是出于对佛像艺术的忠诚与崇奉,仍是源于其前史、文明、艺术、宗教见识的深沉,不行否认的是,佛像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火”了起来。
2006年佛教艺术品尤其是藏传佛教艺术品成为拍卖场上的新宠,数量和价位都大起伏的晋升。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的13件Speelman保藏的佛像总成交额高达3.4238亿港币。明永乐款的鎏金释迦牟尼坐像成交价高达1.166亿港币,成为此前世界上价钱最贵的金铜佛像。直到香港苏富比2013秋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中,一尊明永乐铜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图1)由广东藏家郑华星竞得。这尊明永乐大佛号称鎏金佛造像中的航母,高54.5厘米,来自意大利私人藏家尊藏。该拍品起初估价待询,最终价格达到2.3644亿港元,才打破这一纪录。
日前我们在华南市场中走访发现,有一家叫广州隆盛国际的艺术品运作公司就在大力的推广他们从民间藏友手中征集回来的一尊传世永乐佛像精品(图2),只见这此尊坐像分莲座、佛像及背光三个部分,保存完整,佛像宝珠顶严。宽额丰颐,眉如初月,面容和煦,具有汉族人的相貌特征。身穿袒右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衣纹曲走流回自然,织物质感较强。双手合十,跏趺而坐。台座下层装饰三层莲花底座,莲瓣挺拔饱满,作品整体造型完美,风格成熟,装饰繁缛,工艺精细,充分展现了明代宫廷艺术的精致与典雅,确为传世精品。
据广州隆盛国际国际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分析,借着苏富比秋拍高价成交明永乐款的鎏金释迦牟尼坐像的春风,古董佛教艺术品拍卖无疑仍将成为近年来拍卖场上的一大看点,而像永宣时期这种顶级拍品因为其稀缺性往往决定了它们在市场上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角色,另外佛教艺术品因为本身所蕴涵的宗教神秘感、历史性、民族性迎合了收藏爱好者和投资人士日益提高的审美品位,加上佛教艺术品传递吉祥,以造像艺术之美传递佛教文化的庄圣善美,以祈福文化对接受众内心深处的渴望与需求,各类受众群体能从众多的佛教艺术品中找到相对适合自己的藏品,从而激发他们的投资愿望,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近年内仍将继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