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手机版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动态 » 教育培训 » 正文

 中国佛教美术漫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4  浏览次数:739
核心提示:  隋唐代的壁画,今存于麦积山石窟与敦煌的莫高窟,敦煌所存唐代壁画,尤为富美,色彩鲜丽,人物造型端庄华贵,男女的形貌,都
   隋唐代的壁画,今存于麦积山石窟与敦煌的莫高窟,敦煌所存唐代壁画,尤为富美,色彩鲜丽,人物造型端庄华贵,男女的形貌,都非常映丽。往往以当时的贵官贵嫔为范。音乐弦管、胡旋、柘枝,都搬到佛前演奏,极乐世界也就是人间的世界。尽态极妍,较之阿旃陀壁画,尤或过之。

  敦煌莫高窟有唐代壁画与彩塑的洞窟共207个,可分初、盛、中、晚四期。其重要的洞窟,如初唐的第220窟,造于贞观十六年(642);盛唐的第335窟,造于垂拱二年(686),第130窟和第172窟,造于开元、天宝年间(公元八世纪前半);中唐的第112窟,晚唐的第156窟(此窟为张议潮建,窟外北壁上有咸通六年——公元856年所写的莫高画记)等,都存有辉煌灿烂的作品,可为唐代佛教美术的代表。这些洞窟壁画,虽则出于无名画家之手,但是研究它的作风,应该与吴道子、阎立本诸大家的作品是相一致的。例如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在座前的听众,有诸贵官,与现存的阎立本的帝王图相似,由此可以推知这些图像应有共同的画法,为当时的规范。

  佛教美术在雕塑方面,也有其伟大的创造。在佛教东来的通路上,经过新疆维族自治区时,遗留有古代龟兹、高昌等洞窟的造像,经过甘肃河西走廊时,遗留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等石窟造像;再东进而有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山西太原天龙山、河北磁县响堂山、河南巩县石窟寺、山东云门山、江苏连云港、辽宁义县万佛堂等大小石窟造像,蔚为盛观。在江南的有摄山石窟像,分布既广,数目亦多,不能备举。乐山大佛,尤呈伟观。从北魏到隋唐时期,中国的雕塑艺术,在佛教方面,创造了很多伟大的工程,以上所记的各石窟中,亦以北魏隋唐时代的最为精美,其中云冈与龙门的石刻,可为代表。其他全国各寺院中的金铜造像、石刻造像碑、木雕、夹贮干漆造像,还不计其数。佛教对于中国的雕刻与彩塑艺术,留下很大的成绩,在北魏时期的石窟造像,或受有外来影响,但与印度犍陀罗造像和笈多造像,也各有不同的风格,至唐代而民族形式,愈深成熟,它的妙相庄严,表现了中国人的气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水平。在甘肃的敦煌与天水麦积山,由于石质是砾岩,不便雕刻,匠心独造,改用彩塑,唐塑在莫高窟中,焕发光彩。江南杨惠之,成为泥塑名家。自后宋元以来,各寺泥塑甚多。此种技法,也是中国佛教艺术所特有的。

 
 
[ 书画动态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书画动态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合作代理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2012-2013 中华书画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4106173号  版权所有:中华书画大师